标准化是国家治理重要手段,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国家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应强化全社会对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确立标准化发展到2025年的目标,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显而易见!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设定了目标和蓝图。为了促进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优化标准治理结构,提高规范管理效率,提升国际水平。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和领导作用。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2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和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得到改善,市场驱动,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开放整合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已全面形成,为加强我国规范化指明了方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制定高标准,然后推进生产实践。例如,在今年的“世界标准日”活动期间,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的五个国家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将有助于为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要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可以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使规范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质量和生态效率充分体现出来。将“发展纲要”实施细化,促进各行业规范化发展与深度融合,使标准化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强国建设。当前,社会上仍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与标准化没有关系,谈到标准化就想到市场,同时在人们心中缺少对标准的认识与敬畏等。这种事实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标准化为现代国家治理确立规范,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
法律,道德,公序,良俗,标准等组成我国治理体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标准化为国家治理的合理化提供依据,因为国家治理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效益,而效益是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上的。标准是让人类社会,人的一切活动有序化,最终是为增进效益服务的。标准化为评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量化指标,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改革和改善。
此外,标准化为国家治理提供统一的评估标准。《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了发展目标与工作具体要求,同时是重申标准的重要地位。通过全行业全领域深化标准结构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建全,开发,使用,监督与管理等相关制度,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标准的作用也更是如此,通过科学,合理的细化流程,实现规范性,稳定性,高效率性。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就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文字,还统一了行为准则,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这就是最早的标准化,再看今天的数字经济,数字基础建设,了解下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重点,再看国际贸易之战之源,就更清晰的看到标准化发展略之重要性。
“物无妄然,必有其理”,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不是没有根据,都有其遵循的规律。现阶段,世界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提供坚实支撑,我们要在这第二个百年开端。全民深化标准化意识,齐力推进标准化进程,共筑标准强国之路,早日实现标准化强国。
作者:沈永(系民革中央三农委委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