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诗韵传千古 文化薪火耀新篇 ——《燕赵诗典》新书发布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
2025-07-13 来源:本站

图片1.png

7月12日,由河北省诗词协会精心编纂的《燕赵诗典》新书发布会在中山宾馆召开。

河北省人大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河北省诗词协会特邀咨询范照兵,河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省诗词协会第三届会长刘健生,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边发吉,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省社科联主席那书晨,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振儒,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秘书长杭中华,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诗教工委主任、《燕赵诗典》主编郭羊成,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河北省周易研究会会长杨永林,中国诗经研究会秘书长、河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易卫华,河北省诗词协会名誉会长王学新、李剑方、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剑章、顾问李文学,河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成轩,河北省诗词协会相关领导以及各工委中心负责人、新闻媒体界、出版界代表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燕赵文化盛事,发布会由梁剑章主持。 

图片2(1).png          

  《燕赵诗典》的编纂历时两年半,共十二卷,收录先秦至当代燕赵诗词近万首,涵盖河北14个地市,时间跨度超3000年,是河北省首部纵贯古今的诗词通代总集。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张雷详细介绍了《燕赵诗典》的成书过程,河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成轩就该书的出版情况作了专题介绍。

   图片3(1).png

《燕赵诗典》编委会主任、主编郭羊成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该书的出版背景和目的;深刻阐释了《燕赵诗典》的内涵与特点;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他指出,燕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厚,文明源远流长。完整地编纂燕赵诗歌文化体系,不仅是时代文化的需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他从《诗经》命脉、“慷慨悲歌”命脉、“建安风骨”命脉三个方面总结了《燕赵诗典》的内涵。他指出,就这部《燕赵诗典》来说,它在燕赵诗词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是首次接近了燕赵诗词总集选本通代编纂二是树立了燕赵诗词入典、入史一个标杆尽显历史之镜美学尺度和精神风范三是推动了诗词“入史”的河北实践是对我们当代河北诗词文化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是我们省诗词协会成立38年来一个标志性事件。同时为我们带来了两大重要思考和启示。 一是要守正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扎扎实实,孜孜以求。二是要行稳致远。要始终笃行不怠,始终敢打硬仗,勇于探索,创新实践,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河北诗歌发展的根基,拓宽诗词发展之路。

中国诗经研究会秘书长易卫华,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河北省诗词协会名誉会长王学新等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燕赵诗典》的文化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秘书长杭中华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对《燕赵诗典》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热烈祝贺。杭中华秘书长就河北诗词界传承文脉的责任与担当谈了四点体会:一是她的浩瀚与广博,堪称一部立体的燕赵文化史诗。二是她蕴藏的哲理与启迪,彰显着燕赵文化的精神高度。三是她富含的史实与知识,构建起鲜活的地域文化图谱。四是她倾注的诗意与趣味,让传统文化焕发鲜活生机;林峰会长指出,《燕赵诗典》的问世,是以郭羊成会长为首的河北省诗词协会为燕赵大地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河北省诗词协会为中华诗词学会做出的积极贡献,这部作品的诞生,让众多的中华儿女看到了河北千百年来诗词的辉煌,也让当代的河北人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全省的普及和推广,还看到了我们新时代诗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文化事业传播进取的同时,依然有这么多的爱诗人在延续着我们传统诗词创作,从而,为河北《燕赵诗典》的诞生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欢呼。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那书晨代表宣传部对《燕赵诗典》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编纂《燕赵诗典》的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他分别从“三个从这里走来”来阐释河北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和每个重要时间节点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河北省诗词协会编纂出版《燕赵诗典》,正是全省诗词界践行总书记重要指示,自觉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边发吉充分肯定了这部诗典的重要文化意义,并就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希望,希望能够以音乐相融合的方式实现永久传承;河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河北省诗词协会第三届会长刘健生在讲话中指出,《燕赵诗典》“为‘美丽河北’建设增添了厚重底色”,这次编纂参加范围之广,参与作者之众,展示的精品力作之多,是出版发行的一次重大创新与尝试,是燕赵诗词蓬勃发展的集中展示,是对广大诗词爱好者的激励鞭策,更是对中华诗教的有力推动;河北省人大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河北省诗词协会特邀咨询范照兵最后作总结讲话,高度评价《燕赵诗典》是“河北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他从四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是,填补了河北诗词通代诗词选本的一个空白,河北省诗词协会编纂《燕赵诗典》是做了一件大事、一件好事、一件喜事、同时也是一件难事。二是圆了河北诗词的一个梦想,同时也是在全国中华诗词入史工作实践的一次探索。三是搭建起了一个桥梁,一个古人今人和后人之间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一个独树一帜的非常经典的一个文化载体。四是吹响了一个号子,编著诗词典籍不单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途径,一种平台,是引领广大诗词爱好者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集结令。同时,还为诗词协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该书的出版,不仅是河北诗词界的里程碑,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长卷增添璀璨一页。  


社会工作

热门新闻